郑州市乐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欢迎您!
郑州市乐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7*24小时服务热线:
0371-56588119
行业资讯

人工智能心电监测设备发展前景广阔

作者:郑州乐康 日期:2020-03-06 人气:1952

  智能机器人、5G网络的到来,加速了生活的步伐,同时在新冠肺炎爆发的时刻,我们见证了医疗器械批发行业的实力和反应速度。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科技创造价值。乐康医疗器械认为医疗器械行业与智能化,5G信息相互融合,促进国产医疗器械的快速发展。

  随着蔓延全国的肺炎疫情,多款智能机器人加入这场防控战。无人操作的智能机器人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工作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风险。在医院内,无人驾驶的机器人,可以独立实现立开门和关门、乘电梯、躲避障碍、充电等功能。它承担着运送药物、食品、医用设备和医疗废物等工作,进而降低医护工作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心理压力大是很多人都面临的问题,心脏健康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能否有一种产品可以协助我们实时监测心脏健康?答案是肯定的。从第一台心电监测设备投入临床应用到现在,心电监测设备经过了从单导联到多导联、从静态监测到动态监测的发展。现如今,实时监测、可持续监测、预警提醒等关键功能正在“加载”到产品功能列表中。

  心源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24小时内,发生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意外死亡。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有研究表明,72%的患者在心脏骤停发生之前会有明显的不适,其中70%的患者预警症状持续15分钟以上。有学者指出,心源性猝死患者死亡前会有明显的异常心脏活动,通过心电监测等手段可及时发现心脏异常,及时给予急救处理,挽救患者生命。

  心电监测领域发展现状及痛点

  心电图检查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之一,可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辅助医生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脏相关疾病。目前,国内动态心电监测产品已向小型化、便携化发展,并发展出家用便携式产品,医院端心电监测设备也从单导联、双导联发展到十八导联。如今的心电监测设备不仅记录清晰、抗干扰能力强,而且便携,具有自动分析诊断功能。

  心电监测设备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仍面临发展难点。首先,专业读图医生少。据统计,全国仅有3万余名专业心电图医生,且主要分布在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相关人才十分缺乏。虽然心内科医生也可以解读分析心电图,但术业有专攻,且专业分析一份心电图会耗费医生大量时间,这无形中增加了心内科医生的工作量。其次,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的迅速发展,使医院对患者进行院外健康管理成了可能。但是,患者依从性差,很少使用甚至不使用心电监测产品,便携式心电监测产品使用覆盖率低,市场培育是心电监测领域面临的另一问题。

  目前,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技术高速发展,心电监测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相对传统心电算法,人工智能读图的准确率和运算速度有巨大优势,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缩短医生读图时间,辅助医生完成诊断。有临床专家表示,人工智能心电监测设备的应用,特别是人机协同模式,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可在很大程度上辅助医生的心电检查及判读工作,人工智能心电监测设备发展前景广阔。

  培育市场是许多企业目前正在做的事情,主要从医院端展开,与医院进行合作,辅助医院对患者进行院外健康管理,以达到推广产品的目的。然而,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截至2018年,我国有2.9亿名心血管疾病患者,部分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病,目前的市场培育手段难以触及这部分用户。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已从线下推广转为线上销售,客户转化成本降低、转化率提高。

  医院端产品向高精度、智能化发展

  心电监测领域传统企业进入市场早,在医院端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资源,因此更加注重医院端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些企业的产品从三导联发展到十二导联、十八导联,同时,传统企业在自动分析算法方面发力,帮助医生减少工作量,以提高其产品竞争力。

  医院对心电监测设备的要求首先是高准确度,因此,企业研发的产品以多导联设备为主,且向诊断多病种等方向发展。相较于单导联设备,十二导联设备可以根据不同波段了解患者是否有室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情况;十八导联设备增加了右室导联,并可查看左室正后壁心电变化,形成对心脏的全息数据监测。除了高准确度,医院端产品还在朝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国内专业读图医生较少,发展辅助读图技术可以帮助医生缩短读图时间,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过程中,部分企业瞄准了胎儿、新生儿等特定人群,如宝莱特、科曼等企业研制了胎儿、新生儿专用监护仪;部分企业选择诊断多病种方向,如理邦、惠州科美思等企业研发了十八导联心电图机;部分企业致力多功能、多参数方向,如邦健医疗、科诺医学研发了多参数监护仪;还有部分企业开始向家用产品拓展,如乐普医疗的智能手表、科瑞康医疗的掌式心电仪。

  技术发展推动设备走向家庭

  2010年之后,互联网、智能手机不断普及,蓝牙技术、无线传输技术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逐渐被应用。一些心电监测企业看准时机,以家庭(C端用户)为目标客户,凭借智能硬件(智能手机等)、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大力发展移动医疗,并向慢病管理靠拢。

  从产品形态看,家用产品与医疗机构使用的产品不同,多为单导联产品,以手环式、贴片式、手持式、可穿戴式为主。这是因为家用产品更侧重于疾病早筛与疾病预防,需要操作简单、佩戴舒适。为了方便家庭用户读图,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人工智能读图初级报告。如果筛查出可疑病变,企业会提供云平台连接专业医生,由专业医生给出诊断意见(增值服务),也有部分企业选择向疑似病变患者推荐附近医院。

  尽管家用产品已经研制成功并推向市场,但是市场培育还需要一段时间。现阶段,培育家用产品市场主要是通过医生进行,企业将产品投放至医疗机构,由医生推荐患者使用,患者选择购买或租用。在此过程中,家用产品协助医生了解患者身体情况,为医生随访提供方便。为提高用户认可度,部分企业发力多参数多导联便携式心电监测方向,如脉极客医疗的便携十二导联专业心电监测设备;也有部分企业专注于产品小型化、便携化,如南京熙健的贴片式心电记录仪。

  心电监测领域未来发展趋势

  不同客户群的企业,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侧重点也不相同。选择医疗机构作为客户的企业,发展的是人工智能辅助分析系统,以此解放医院专业心电图医生的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诊断水平,满足相关医疗服务的刚性需求。选择家庭作为客户的企业,发展的则是人工智能读图系统,主要作用是向用户提供初级报告,方便用户读懂心电图所描述的身体情况。

  预计在2020年,使用十八导联心电监测设备的医院将逐渐增多,院内心电监测产品能够诊断的疾病数量增加,同时,院内产品自动分析算法将更加成熟,医生读图时间缩短,患者体验提升;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将陆续配备心电监测设备,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家用产品的功能仍然以早筛为主,其人工智能算法由于数据的积累而更加准确,提供的报告也会增加更多信息;随着“治未病”与“健康管理”的逐渐普及,家庭市场将慢慢打开,移动医疗、慢病管理等领域迎来发展契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