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乐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欢迎您!
郑州市乐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7*24小时服务热线:
0371-56588119
行业资讯

对症下药,循序渐进的对医用耗材进行管理

作者:郑州乐康 日期:2019-11-04 人气:1473

医用耗材,很大程度的影响病人看病的情况,看病贵的难题,很大一部分在于医用耗材每天都在各地医院大量使用,一些地方医用耗材中标价是实际出厂价的十几倍甚至更高,再加上过多使用,导致这些年医疗费用猛增,所以对症下药,循序渐进的对医用耗材进行管理

今年以来,江苏和南京等地先后开展了多次医用耗材价格谈判。一些高值医用耗材价格拦腰砍,最高甚至降幅80%,此举一年可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10亿元以上。目前,各地正积极推进更多省、市联盟集中采购,促进更多耗材实质性降价。

医用耗材大多直接使用在患者身上。有人担心,大幅降价会不会因此影响耗材产品质量?为此,记者对省内组织谈判次数最多的南京进行了持续跟踪采访。医用耗材大幅降价后,质量有保证吗?

医用耗材大幅降价后,质量有保证吗?明确要求中选企业必须保证产品质量,并按谈判确定的价格保障供应。反之,采购联盟将取消中选产品资格并纳入黑名单,定点医疗机构不得采购其相关产品。同时,医院建立了不良医用耗材的记录反馈和惩戒机制。

目前国内市场医用耗材规格型号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甚至同一个批件下有成千上万个品规。选择什么耗材进行谈判?什么企业可以报名?一次谈判计划淘汰多少企业?组织方都会在谈判前进行细致的市场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从临床了解用量、产品的稳定性、企业规模、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被投诉等等。据介绍,目前只有往年省、市耗材阳光采购的中标企业才有资格报名参加带量采购谈判。以7月31日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同举行的心脏支架和双腔起搏器谈判为例,有资格参与谈判的企业均是近5年来江苏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平台的入围企业,其产品在江苏市场都有一定的临床使用量。

医用耗材大幅降价后,质量有保证吗?力争让中选企业、医院、患者三赢。耗材价格谈判减轻了患者看病负担,减少了医院付费支出。同时也要让降价企业得到实惠。只要中选,企业就获得了医院采购量的保证。医用耗材大幅降价后,质量有保证吗?

70%的采购量对企业的吸引力有多大?耗材能否进三甲医院在区域内的示范效应不言而喻,未中选企业就意味着失去这片市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眼科人工晶体耗材生产商的华东区销售总监表示,以前一个产品要进入一家医院,首先要报请医院的相关部门审核,待审核通过后,销售商先要给医生介绍产品、免费培训使用产品,医生学会使用后才开始有机会获得销售机会。与此同时还要面对其他同类产品的竞争。组团谈判,虽然价格大幅下降,但可以直接获得采购量的保证,企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研发和生产,这对企业是好事。企业节省了等待获批、等待销售的时间成本,各种营销成本。

以前医院使用的高值医用耗材大多与经销商签订采购协议,组团谈判后医院是直接与生产厂家或者大区销售人员签订协议,厂家有采购量的保证且省去了中间营销环节,价格下降也是情理之中。全程监管让低质耗材无处藏身。

多年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直困扰着百姓。一个伤风感冒要花几百块,一场大病轻则数千上万,重则倾家荡产,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造成“看病贵”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医疗机构过多使用虚高医用耗材。医用耗材作为医院开展医疗业务所必需的物资,占了医院总成本的较大比重。小到几毛钱的沙布、棉签,大到上万元的人工晶体、血管支架,这些医用耗材每天都在各地医院大量使用。一些地方医用耗材中标价是实际出厂价的十几倍甚至更高,再加上过多使用,导致这些年医疗费用猛增,不仅对患者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也让医保基金不堪重负。

要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难题,就要挤干医用耗材价格的“水分”。实施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好处多多,不仅提高了议价能力,降低了医用耗材价格,也便于日常监管,让整个交易过程更加阳光透明,减少采购寻租行为发生的几率。据《新华日报》报道,今年江苏省55家公立医院通过在省级采购平台带量采购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几乎减半。可以说,推动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实现网上议价、网上交易、网上监管,是降低医用耗材价格的“杀价利器”。

当然,要想彻底解决“看病贵”难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公立医疗机构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要降到20元以下。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既要降低不合理的医用耗材价格,也要加强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促进医院规范和合理使用医用耗材。只有多管齐下,综合打好医改“组合拳”,实打实抓好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地,才能真正破解“看病贵”难题,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过去十年来,随着微创、介入等手术在医院普遍推行,医用耗材需求量暴涨,有时支架、球囊、导管、导丝等一次性耗材的费用甚至超过药品和手术费用。医用耗材供应链上有耗材厂家、经销商、医药流通企业、医院(医生)等环节,不同环节层层加价。据中国价格协会研究报告显示,以医用耗材的植入类产品为例,从出厂或进口到医疗机构销售给患者,平均加价为2至3倍。其中,心脏起搏器零售价是出厂价的3.23倍,导管为2.65倍,支架为2.28倍,人工髋关节为3.49倍。

实行医用耗材加成的初衷,是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缓解医疗机构正常运转的经济压力,以保障医务人员的基本报酬,但客观上却为医疗机构乱收费埋下了伏笔。现实中,不少医疗机构把耗材加成当成逐利的对象,随意加成、过度使用耗材、收受回扣等情况屡有发生。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再辅以医疗服务价格的适当提高,医务人员可通过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来获取报酬,必将有助于遏制医疗机构不正当逐利的冲动,这值得期待。

但任何改革都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症下药,才能治愈“看病贵”之疾。推行“以技养医”替代“以药养医”“以耗养医”“以检养医”的医改举措,诚然有利于缓解“看病贵”。但若不理顺医院供给渠道,“看病贵”怕是难有大的改观。公立医院要回归公益性的属性,必须改革公立医院的供给体制、优化医疗价格构成、建立科学的医务人员薪酬制度。可持续的补偿机制是公立医院实现公益性目标的关键。只有患者不养医,老百姓才能看病不贵。对此,不妨进一步探索以公共财政补贴公立医疗机构医生收入,推动公立医院收支脱钩,从根子上化解“看病贵”的难题。

0
0